close

19世紀有個傳說,很有意思,說是,有一天,謊言和真實在河邊洗澡,謊言先洗好,偷穿真實的衣服離開,而真實不肯穿謊言的衣服,後來,在人們的眼裡,只有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卻很難接受赤裸裸的真實。

究竟是被包裝的謊言看起來太真實?亦或是,赤裸裸的真實太殘酷以致無法接受?

 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

謊言後面隱藏的惡意與不良企圖,往往才是最可畏可憎的,受害者被巧妙地造謠、抹黑成加害者,而加害者卻成功地偽扮成受害者,細思極恐不?

假設一個人不斷的以裝可憐、賣慘來搏得人們的同情,可曾想這搏得同情的背後動機與目的是什麼?而當中,充斥多少以假亂真的謊言、誇示的苦楚,不擇手段就為了塑造自己值得被同情的立場以獲取自己所欲求之利益,可謂是一種「悲劇行銷」,人多有悲憫之心,因此,「悲劇行銷」會有一定的市場,給他人施加心理壓力,進而順利地道德綁架,消費人們的同情心,目的在於收獲幫助或取得利益,是否?特別要注意那些刻意表現出弱者形象的人,更加容易讓人陷於他們的套路之中,口口聲聲總說自己付出最多,被別人欺負,都別人對不起、辜負他,上演著一齣又一齣負面、浮誇的小劇場,這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千萬要小心,尤其當我們幫助錯對象的時候,也可能正在傷害另一個他處心積慮設計想要傷害的人,怎能不謹慎明辨?

又有人強調自己直腸子,直來直往,沒有心機,所以,說話總是直通通,直言不諱,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句句刻薄刁難、挖苦別人,讓人難堪、扎心,有失厚道、溫良,都幾歲的人,還不懂?完全說不過去,分明是故意為之的,這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居心叵測啊!

也有不少高調自稱為人正直正義,難不成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代表作之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假仁假義大行其道的大有人在,這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仍然只是謊言。

在時間的推移中,所有的矛盾與謊言必將逐一現形,循線探索,推敲一番,即便穿著真實的衣服,穿了一件與自己不搭嘎的衣服,謊言總要露出馬腳,端看我們是否有智慧判斷,首先,必須的,必須先跳脫出被有心人引導或眼見為憑的框架,才能面見真實的真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是Elsa才是Elsa 的頭像
    不是Elsa才是Elsa

    不是Elsa才是Elsa

    不是Elsa才是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